从生产到服务,这条“微笑曲线”好美
时间:2015-08-12 点击数:562
本网讯 没有一套制衣设备和一名制衣工人,不新辟土地建造厂房。下面就以男装品牌“海澜之家”为例来讲,今年门店零售总额却预计突破百亿元,海澜之家轻资产运作模式’的核心就在此,简单说就是9个字——定标准、建平台、塑品牌。”海澜之家董事长周建平介绍。
来到位于江阴新桥镇的海澜之家工业园,隔路相望的两个区域分别是研发大楼和物流园,被称为“总部大脑”和“神经中枢”。在整个服装业产销流程中,海澜之家掌握上游的“产品研发、品牌管理”,以及下游的“供应链管理、营销网络管理”,中间的“成衣生产、运输配送”外包出去。目前,海澜之家已拥有外部供应商200多家,到今年底全国连锁门店可达2800家左右,所有供应商的货品集中到总部检验合格后再发往各地。“现代物流是海澜之家整个供应链的支撑,所有的资源都在这个平台上集散,保证了所有门店‘品质如一’。”周建平解释说。
走进物流园,俨然置身一座城——24座分拣中心、仓储库房、发货大厅等有序布局、相互贯通,在国内服装行业规模最大、智能化程度最高。“这是箱装货品区,供应商的货品卸到指定区域,质检员抽检合格后收货入库放到高位货架。”海澜之家储运中心总监张菊娣介绍说,“高位货架高度相当于9层楼房,整个立体仓库可存放约70万箱、4000万件产品,存储量是同样占地面积平库的7倍。”
“以前是‘人找货’,现在是‘货找人’”。顺着工作人员指引,记者来到挂装仓库。1层是发货大厅、2层是拣送区、3—7层是收货存储区,2—7层通过四通八达、并行不悖的自动传输轨道连通,每件衣服都有“身份证”——唯一的条形码。“销售管理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实时对接,一旦某家门店的某品类服装达到最低库存,系统会自动下达指令,30秒就将这款服装‘拧’到拣送区。拣送区有183条轨道,代表183家门店,可同时配货。”工作人员介绍。
按流通业常规,除总部物流基地外,还在各地设区域集散中心,但海澜之家采取的是“供应商—总部—门店”模式。“一条绿色通道直插到底,准确掌握终端,哪怕某个款型只剩下1件衣服,也能在全国‘大海捞针’地迅速找出来。”周建平介绍说,综合算下来,扁平化模式既降低仓储、人力等成本,精确设计路线后运费也能控制在合理水平。目前,海澜之家的货品配送外包给社会化物流公司,长三角地区当天配货,乌鲁木齐等地5—6天配货,准点率超过98%。
一座物流城,引领海澜之家探索出“品牌﹢平台”的转型新路,产生了多重效应——制造转型服务,实现“脱胎换骨”。“以生产为中心”转为“以服务为中心”,海澜之家专注于品牌、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打造,今年全国服装行业增速回落,海澜之家却逆势增长,全年增幅预计可达50%。
节约集约发展,实现“空间换地”。若按照“新增用地—建造厂房—增加员工—扩大生产”的传统模式,海澜之家实现百亿零售额,需占地3.2万亩、制造工人8万名、用电3亿千瓦时,新桥镇所有土地和全部户籍人口加起来也不够用。而现在通过剥离制造、建高位仓库,仅用传统模式1/40的土地资源、1/20的人力资源、1/20的用电量,就创造了现在的巨额效益。
上一篇:从思维上谈鞋服品牌渠道
下一篇:成就名士 分享人生